“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第九期南孔大讲堂“美育三义”在我校开讲

文字作者:图片作者:稿件来源:云顶集团学院发布时间:2021-04-02浏览量:2225

4月1日下午,学校大礼堂里座无虚席,南孔大讲堂(第九期)在我校开讲。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教授杜卫以《美育三义》为主题,与我校师生、云顶集团市民一同探讨现代美学思想和美育理论,作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据悉,本次活动是学校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提升师生美育意识和修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又一创新举措。

“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讲座上,杜卫首先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随后,他围绕美育作为“感性教育”“人格教育” “创造教育”等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育对人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在谈到美育的人格教育作用时,杜卫认为,美育和艺术教育有着密切联系,也有一定区别,需要运用辩证思维正确理解。在美育教学方兴未艾的今天,恰当把握美育与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与普通艺术教育、美育与德育、美育与艺术教育评价、美育与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教学等一系列的关系,是遵循美育特点、提高美育教学实效的必要前提。

他认为,美育肯定感性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美育以恢复和发展人的感性为任务、美育的理想或者说目标是人性的完满,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美育的宗旨是保持人的感性自发性、保护生命的活泼和原创力、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肉体化的联系;其本义是感性教育,就是在理性教育的同时,促进人的感性方面(如感知、想象、情感、直觉乃至无意识等)的发展。离开了感性,就谈不上美育。中国自古以来重视“诗教”、“乐教”,也有在自然环境中游历以陶冶性情的传统,但并没有被冠之以“美育”之名。这种传统的核心是道德人格养育,因此,我们讲美育作为人格教育主要是的思想资源来自中国的文化传统。

“美育,就其目标而言,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的这种人文性集中体现在其作为人格教育的维度。”他表示,我们身处一个以创新引领发展的时代,青年的创造力与他们的感知、想象、情感、直觉等感性素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美育作为感性教育对于发展国民创造力、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感觉迟钝、想象贫乏、情感枯竭的一代,一定是缺乏创造力的一代。美育发展创造力的功能主要在于激发和丰富个体生命,使之具有自发涌现的创造欲望和动力、高度灵敏与发达的创造能力和自觉的创新意识。美育对于整个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整个教育要为发展孩子们的健康心灵和创造力而努力。

一篇篇客观详实的史料,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杜卫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揭开美育的面纱,为大家展示了美育在对人的教育和塑造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以及学校在立德树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台上嘉宾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台下观众屏息凝神,专注认真。在互动环节,我校教师代表与杜卫教授进行了交流探讨。

在聆听了讲座后,商学院辅导员蓝宇航感叹道:“讲座很精彩,整个讲座脉络清晰、观点明确。让我对今后的学生美育工作更加心中有数,在大学校园里,就应该允许百花齐放的美,培育多姿多彩的美,让美熏陶师生心灵,启迪智慧,增加创意,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美美与共的校园环境。”

“杜卫教授为我们带来一场美育知识的盛宴,令人受益匪浅。我想,作为一名师范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要在思想内容健康向上的大前提下,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表达和创造的自由,切忌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更不能以教师个人的好恶来扼杀学生的独创性。”教师教育学院何好同学表示。

今年既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又是学校申硕的关键年,而且将迎来新一轮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在这样的重要节点上,市委宣传部与我校合办南孔大讲堂,是我校积极争取校地资源,促进校地融合的又一创新举措,相信双方的合作能打造云顶集团的文化品牌高地。(文/余蕊 摄/祝丽君 华夏媛 赵佳静怡 金佳瑶)

 

专家简介:

杜卫:浙江平湖人,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美育中心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等高校兼职博导,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和日本广岛大学客座教授。曾任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浙江科技学院校长、杭州师范大学校长。现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首届教育部高校美育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委会理事长。

我国著名的现代美学思想、美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四项,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出版《走出审美城》《美育论》《审美功利主义》等学术著作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多项。

审核:编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