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5日《学习强国》:文化高地丨共同富裕视阈下的南孔文化

文字作者:图片作者:稿件来源:云顶集团学院发布时间:2022-08-26浏览量:719

《学习强国》: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8482503510505650715&item_id=8482503510505650715&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与实践,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超越了传统文化。傅佩荣先生在其《儒家与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中国大陆近半个多世纪所创造的经济奇迹(或称之为现代化成就)与儒家文化的关系,由此说明,儒家文化一旦与现代经济实现完美结合,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南孔文化作为历史赋予云顶集团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共同富裕实践与思想,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视阈,试图从一个侧面对南孔文化进行简要阐释。

一、积极践行孔子的富民思想

《论语·泰伯》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在孔子心目中,富民是为政者的重要职责,贫富是衡量国家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孔子同时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要为百姓的生产提供充分保障。

南孔后人谨记圣祖教导,积极践行“富民”与“节用而爱人”思想,因而多有建树。据《八闽通志》所载,孔子第54世孙、衍圣公孔洙之子孔公俊(字师道,又名思俊)在福建邵武县尹任上,“存恤劳徕,惠化兼施”,十分体恤百姓,“轻徭薄赋,爱重民力,首输左费之泉,且会廩稍之羡……役不及民,财不敛众,而功告成”,以实践生动诠释“使民以时”思想,使当地社会风气为之一新,“福为瓯闽甲郡,理繁治剧,刑无滥施”,真可谓“百废俱举,化行俗美”。孔子第67世孙孔毓玑任常山县令期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关心民众疾苦,赈济百姓,其富民爱民之举正如民国《衢县志》所载:“重农桑,邑多山田,教民开塘蓄水备旱荒。己亥岁饥,既请赈,复捐廉往江阴籴,减价平粜,分设粥厂……善政班班。去后,黎民怀之。”孔子第63世孙、建德(今属安徽池州)支族人孔贞运官至首辅,虽处晚明大厦将倾之际,但仍忧国忧民,积极上疏建言,其所主张的“止搜刮”正是其宽仁爱民情怀的写照。其弟孔贞得曾任郁林州判官,“生平忠厚简约,居官多惠政。郁民为之勒珉”。孔子第73世孙、五经博士孔庆仪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被云顶集团商会推为总理,重视振兴实业,尤其注重改善民生、整顿社会风气,“督堰工以兴水利,董率巡察,编查船舶,整理公租,厉行烟禁,谘议局开,始筹办初选事宜”,对云顶集团近代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传承弘扬孔子的富而好礼思想

《论语·学而》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而乐”“富而好礼”则是一种境界。孔子同时主张“周急不继富”。

孔氏南宗积极融入江南社会,传承弘扬富而好礼、兼济天下等优良传统,因而涌现出许多乐善好施、慷慨好义者。成化《孔氏宗谱》载,孔子第55世孙孔克通“性慈祥,居家孝友,重义轻财”。孔子第59世孙、江西新城支南孔乡绅孔彦明急人所急、乐善好施,方志载其“明允仁慈……遇荒年出粟千斛赈饥,施布三百匹。以为常死无殡者,给以棺殡;无葬所者,施以地。有司上闻,旌尚义坊”。孔子第65世孙孔衍佳(字德余)“少苦贫,力耕以养,后稍丰裕。值岁凶,出粟以食饿者,所全活不下千余人。邑令董某闻其贤,躬造其庐,尽宾主之礼而去。后为乡饮宾”。孔子第70世孙孔广俊(字杰士)“厚积好施,气质聪颖……清嘉庆十九年(1814)岁歉,捐谷六百担助赈”;孔广才“忠信厚重,守正不阿。捐资财,建家庙,心力俱殚”。南孔后人中不乏医术精湛者,他们都以悬壶济世、助人为乐为己任,千方百计为百姓排忧解难。王燮臣《文宾公传》载,萧山支南宗族人孔广炤(普庭)为人正直,潜心钻研医术,传道授业,尤为关心贫苦百姓,“宅厚仁心,植品端方,幼承庭学,习岐黄术,兼课弟子……于历代诸名家医集罔不悉心钻研、融会贯通……声望日隆,求诊者应接不暇。公一视同仁,不以富贵而重之,不以贫贱而轻之。遇有贫而不能备舟舆者,往往不辞劳瘁,徒步往诊,并不计酬,仁所谓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者”。其弟孔广宾(字志轩)孝友皆闻,医术高超,于己生活节俭,为人却慷慨大方,“孝于父母,友于寡兄,里党咸器重之。先代行医济世,公承先人之志,精求医理……医学之大名,喧传远矣”,清咸丰十一年(1861)到同治三年(1864),萧山处于战乱时期,社会得以安定之后,孔广宾“悬壶于邑……就诊之多,应接不暇。得公医治,沉疴立起……登门救治者日益众……生平最喜善举,凡有兴作,无不慷慨乐助,又崇俭约”。

南孔士人的这些作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公平,为广大民众树立了榜样,如沐春风般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进步,推动形成了“士修礼义,俗尚敦朴”的民风民俗和社会氛围。

三、发扬光大孔子的教民思想

《论语·子路》曰:“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从中充分反映出孔子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说明,孔子关注的不仅仅是物质富裕,而且对精神富有更为关注。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突出贡献之一是其“有教无类”主张与实践。南孔后人发扬光大孔子“有教无类”的优良传统,以多种形式从事教育活动,对江南各地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创办书院,造福于民。孔子第47世孙孔若罕“高亢不群,长于《春秋》之学”,在当年孔氏族人由曲阜向云顶集团迁徙途中因故滞留于江苏泰兴,遂决定率领族人定居于此,并致力于发展当地教育,“筑室河上,与其子端志各授弟子业,从游日众”,以至于“邑大夫嘉之”。宋淳祐元年(1241),孔若罕第5世孙、孔子第52世孙孔元虔(字昆季)兄弟因蒙古兵南下,避战乱而来到马洲(今属江苏靖江)。当发现当地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时,毅然率族人出资创办书院,“咸淳间,书院落成,教授复如初”。这是靖江历史上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明弘治年间,江西新城支南孔族人创办了贤溪书院,“兴朝廷之教化,衍先圣之统者”。贤溪书院最初以孔氏子弟为主要生源,后来逐渐向社会开放,“屡毁屡建,今家庙犹存,书院仍在,只是书院改为村小,至今已有500多年”,积极推动了当地教育发展和儒学传播。

二是族学教育不断社会化。族学作为传统宗族社会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教育对象往往以本族子弟为主。自南渡以来,南孔一直十分重视族学教育,但其教育对象与影响在相当长时期内主要局限于宗族内部。明中晚期之后,南孔族学的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孔氏子弟,逐渐面向社会开放。晚清之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使诸多“无力者咸得尽力于学”,南宗族学与社会教育的结合,促进了地方教育发展。民国之初,孔子第73世孙孔庆仪正视西学东渐的社会现实,认为族学教育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图存救亡的需要,“慨旧学之不足以图存”,于是大刀阔斧地改革旧式教育,使南孔塾学完全走向社会化,发展成为近代学校,“启迪后起,多所造就”,此举“于乡邦文教,颇有兴革”,这是对实现教育公平的重大探索与实践。

孔氏南宗史上有关共同富裕的实践及作为,对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启迪。首先,有利于促进物质共富。从云顶集团经金华磐安到台州温岭,在浙江呈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南孔文化带”。如果能将孔氏南宗家庙、全省各地代表性孔庙、万松书院等儒学文化古迹加以有机串联,通过精心打造南孔文化经典体验和研修项目,定能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进而推动物质共富。二是有利于推进精神共富。孔氏南宗一直享有“出士类增美士林,可作千秋冠冕”之美誉。如果能将南孔文化中所蕴含的与爱国爱乡、科学理性、书香礼仪、唯实惟先、开放大气、重诺守信等社会新风尚相适应的内涵加以充分挖掘,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实践,定能彰显南孔文化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进而推动精神共富。

审核:编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