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50年代以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前身可以追溯至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并与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语音研究室也不例外,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国现代语音学的初创与发展。
1924年,留学法国的刘复(半农)采用浪纹计等设备完成实验,写成博士论文《汉语字声实验录》(法文),随后改写为《四声实验录》在国内出版,这是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实验语音学博士论文。1925年秋,刘半农携仪器设备回国,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建立“语音乐律实验室”。罗常培后来领导“语音乐律实验室”,提出“实验以补听官之缺”的主张,致力于推进国语发音学向现代语音学转变。他一方面援引印欧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利用现代方音和外语借词对音材料探讨汉语音韵研究,一方面又致力于现代语音学和实验语音学的普及和发展,发表了诸如《耶稣会士在音韵上的贡献》(1930)、《中国音韵学的外来影响》(1934)、《音标的派别和国标音标的来源》(1937)、《语音学的功用》(1940)等一系列文章。罗常培、王均编著的《普通语音学纲要》以中国语音事实阐明语音学原理,至今仍是语音学领域最有价值的读本之一。
1928年,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南京成立,赵元任任语言组组长,确定以调查汉语方言和建立语音实验室为工作重点,把语音学的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同年,赵元任采用国际音标记录汉语方言,发表了《现代吴语的研究》,确立了汉语方言研究的典范。1930年,赵元任创制了五度制标调法。1934年,赵元任发表了结构主经典著作《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英文)。1935年,建立语音实验室,吴宗济任研究助理,跟随赵元任进行语音学研究,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顿。
(二)1950年—1977年
195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后不久,应周恩来总理的要求,由著名语言学家、原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罗常培负责组建语言研究所,并主持语言所的工作。语言研究所是在原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的基础上,由前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部分成员,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相关学者组建而成,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当时设立了三个研究组:现代汉语组、少数民族语言组、中国文字改革研究组。在原北大文科研究所“语音乐律实验室”基础上组建的语音实验小组,属于当时的第二研究组,丁声树任小组负责人,罗常培原先在北大的秘书兼办公室主任周殿福参加语音实验小组的工作,这就是语音研究室的草创阶段。
1956年,吴宗济奉罗常培所长之邀加入语言研究所,为开展实验语音学研究奠定了人才基础。这时语言所已经搬迁到中关村,即中国科学院院部所在地。这一时期,语音实验仪器陈旧,主要包括浪纹计、乙一和乙二声调推断尺、音叉、渐变音高管、钢丝录音机等,已难以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
1957年,为了解国际上实验语言学的发展状况,吴宗济受国家委派前往当时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共和国进修。到达捷克不久,他发现语音学研究应该使用最新的语图分析、频谱分析等技术手段,于是他给国内写报告,请求到瑞典和丹麦进修。 瑞典皇家工业学院的语音学研究,尤其是声学研究媲美美国,征得同意后,他先到瑞典进修了一段时间,后又转到生理语音学研究更先进的丹麦继续进修相关学业。
1958年,吴宗济结束进修回国,语言所结构调整,成立了以刘涌泉为组长的第三组,专业范围是机器翻译和语音实验,语音实验方面的工作人员还包括周殿福、邢继禄,以及之后加入的杨力立。同一年,为了加强语音声学的研究,在罗常培所长和吕叔湘副所长的协调下,南京大学物理系系主任魏荣爵教授推荐了大学毕业生林茂灿来语言所工作。随后,所里安排林茂灿到马大猷教授领导的中科院声学研究所进修,得到声学研究所张家騄及其同事们的帮助。
1959年夏,鲍怀翘结束昌黎方言调查回所后加入到语音实验小组工作。
在研究设备方面,在50年代后期花费了2万美元添置了声学分析仪器,如频率仪、示波器、语图仪等。同时,吴宗济还亲自设计制作了腭位照相装置,并与医院开展X光照相技术合作,着力研究普通话元音和辅音的生理特性和声学特性。
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吴宗济提出的共振峰简易计算法,鲍怀翘和吴宗济录制的普通话音素X光静态发音资料、普通话发音腭位图和舌位图等。五卷本的《普通话语音实验录》和《普通话发音图谱》也是这个时期的重要成果。前者未公开出版,包括第一卷“总论”,第二卷“元音”,第三卷“辅音”,第四卷“声调”和第五卷“仪器和试验方法”。后者由周殿福、吴宗济主编,1963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段时期,周殿福还开展了艺术发音的研究,文艺界许多名人,比如王晓棠、李婉芬等,都得到周先生的指导。林茂灿着力于普通话声调的研究,用自己研制成功的“音高显示器”(电子画调器)进行了大量的单音节和多音节声调的声学实验,发表了“音高显示器与普通话声调声学特性”(林茂灿,《声学学报》2卷1期,1965)等重要文章。
1972年夏,语言研究所下放人员返京,所址迁至朝内南小街51号(原文字改革委员会大楼的一部分)。这一时期,语音研究组的大部分研究人员借调到词典编辑组,参加《现代汉语词典》修订工作。
1976年,语言研究所迁至原北京地质学院主楼,林茂灿负责语音小组工作。
(三)1978年—1998年
语言所归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后进行了结构调整,设8个研究室,分别是:现代汉语研究室(主任:吕叔湘),古代汉语研究室(主任:王显),近代汉语研究室(主任:周定一),方言研究室(主任:李荣),语音研究室(主任:吴宗济),应用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刘涌泉),情报资料研究室(主任:伍铁平),词典编辑室(主任:丁树声)。
语音研究室正式成立以后,吴宗济率领曹剑芬、孙国华、杨力立等,利用语图仪对普通话的单音节和双音节展开了大规模的声谱实验,进行了系统的数据测量和对声韵调的声学特性分析。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包括:1979年,吴宗济与曹剑芬、杨力立合作在《中国语文》上五连载了“实验语音学知识讲话”。1980年,吴宗济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试论普通话语音的‘区别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一文。同年,林茂灿等在《方言》上发表了“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一文。1982年,曹剑芬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常阴沙话古全浊声母的发音特点”一文。1983年,曹剑芬等翻译出版了《言语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周殿福出版了《国际音标自学手册》(商务印书馆)。同年,鲍怀翘等出版了《普通话发音器官动作X光录像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年,吴宗济主编出版了《普通话单音节语图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曹剑芬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论清浊与带音不带音的关系”一文。1989年,吴宗济、林茂灿主编出版了《实验语音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曹剑芬出版了《现代语音基础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吴宗济出版了《现代汉语语音概要》(华语教学出版社)。同年,曹剑芬在Journal of Phonetics上发表了“An exploration of phonation types in Wu dialects of Chinese”一文。1994年,杨顺安出版了《面向声学语音学的普通话语音合成技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实验室设备建设方面,国家经委批准语音研究室于1977年花费8万美元进口了丹麦B.K仪器公司生产的计算机和实时声谱分析器(即3348分析器)。后来又得到国家专项经费支持,进口了全数字化语音分析仪,如美国KAY公司的7800语图仪和4800分析仪等,语音学研究工作逐渐走上了数字化道路。在普通话语音声学特性研究全面展开的基础上,基于语音规则的语音合成研究也开展了起来。在曹剑芬、许毅等参与下,杨顺安在计算机上实现了我国第一个基于语音规则的共振峰语音合成系统(phonetic rule based formant synthesizer)。基于这个合成系统,许毅实现了汉语普通话全音节的规则合成,祖漪清进行了发音参数语音合成(articulatory synthesis)的研究。
这一阶段,语音室凭借自身在学术上的努力,语音研究工作全面恢复,在理论与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推出了一批重要著作与研究成果,促进了我国语音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国内外语音学界的关注。
首先,吴宗济发现,和其他语言相比,汉语的声调尤为复杂,值得深究,因此他便开始专攻声调研究,在声学实验的基础上发表了大量论著,一方面着重从语言学角度来分析语音,揭示语音——特别是普通话语音的生理、物理特性,另一方面也为言语工程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规则。在研究中,吴宗济提出了自己对普通话语音变量的理论和规则,为探索我国自己的实验语音学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语音生理研究也全面展开。1983年,鲍怀翘在301医院放射科的支持下,拍摄了普通话发音器官动态 X 光电影胶片和录像带,从此真正实现了普通话的“可见语言”。1985年出版了《普通话发音器官动作X光录像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这个时期,鲍怀翘还采用声带断层照相来进行不同音高条件下声带的厚薄变化和声带甲杓肌的肌电实验研究 (见《实验语音学概要》语音生理基础章),并撰写了《声道截面函数和元音共振峰计算》《由共振峰预测声道形状》等文章。
第三,除了普通话的研究,实验语音学也涉及到汉语方言的研究。从1977年开始,曹剑芬在致力于普通话辅音及复合元音的分析研究之外,同时开展了对吴语浊声母的实验研究,并先后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常阴沙话古全浊声母的发音特点”(1982年4期) 和“论清浊与带音不带音的关系”(1987年2期)等重要研究论文。曹剑芬的重要发现先后在第十一届国际语音科学大会(塔林,原苏联, 1987年)和第一届国际言语处理学术会议(日本, 1990年)上报告。1987-1989年,她在美国进修和访问期间,又系统地考察了吴语浊声母的发声特性,随后在国际刊物Journal of Phonetics(Vol. 20, No.1: 77-92, 1992)上发表了“An exploration of phonation types in Wu dialects of Chinese”(汉语吴方言的发声态考察)一文。该文一经刊出,就被The Sino-Tibetan Languages, The Structure of Tone, The handbook of Phonetic Sciences 等书收录,并被M. Beckman(当时Journal of Phonetics的主编)和她的同事分别吸收进发声态教材和汉语语音教材。在这个时期,曹剑芬还与任宏谟合作,翻译出版了《言语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一书,在英文图书资料并不普遍的当年,此书刚一出版就成了国内重要的语音学参考读物。
第四,推出了一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吴宗济、林茂灿主编的《实验语音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和曹剑芬的《现代语音基础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以及杨顺安的《面向声学语音学的普通话语音合成技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先后出版。一批论著获得各种奖项,其中杨顺安的研究成果《普通话音节合成系统》获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以及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专家们认为这个系统在提高合成语音的音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合成的普通话语音已接近人的发音,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实验语音学概要》1991年获国家教委直属出版系统优秀成果奖。
最后,语音研究室自成立初期开始就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与社会应用实践的结合。早在1977年,吴宗济就带领鲍怀翘和刚刚调入语音室的曹剑芬赴四川彭县四机部,参加语音编码器的语音诊断工作。鲍怀翘先后负责与四机部三所合作的“骨传导语音研究”,与海军生理研究所合作的“深潜水氦氧语言研究”。这些工作体现了语音研究在通讯工程和国家安全信息战线的重要性,拓宽了语音学事业的发展视野。孙国华还应邀参加电影《反贪局长》的拍摄(1996年),展现如何使用声学仪器进行司法声纹鉴定。1992年和1993年由李爱军负责,语音室连续两年参加国家863语音合成系统的评测,是唯一一个基于共振峰规则合成的系统。1996年,语音室开始承担国家863项目,第一个项目是云顶集团:连续语音库的文本设计,在祖漪清的负责下,顺利完成了国家级的语音识别语音库设计,这个库也成为国家各个语音识别团队使用的标准库,之后祖漪清和李爱军负责完成了863语音合成语料库的设计,同时提出了汉语的韵律标注系统C-ToBI。
随着语音室各项研究工作的恢复与开展,特别是一批重要成果的问世,引起了国内外语音学界的关注,不少国外著名学者纷纷前来语音室进行访问交流,或者邀请语音室学者走出国门进行学术交流。
1979年在丹麦召开了第九届国际语音科学大会,吴宗济应会议主席的邀请参加了此次学术盛典,林茂灿同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张家騄一同出席。吴宗济在会议上报告了他的共振峰简易计算法(见:《声学学报》第一卷第一期),并当选为国际语音科学大会常设理事会理事。会后,在两地大使馆的安排下,三人在哥本哈根和斯德哥尔摩学习考察,访问了歌本哈根大学语言学系和B.K仪器公司,以及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爱立信公司。其中,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访问期间,跟方特教授领导的“语音传输实验室”举行多次座谈。方特教授非常关心中国语音学研究,多次对语音室的工作提出具体建议,如方特教授建议在研究声调曲线的“弯头段”和“降尾段”时,应该进行感知试验,语音室后来的不少工作在声学分析的基础上,都加上了“听辨试验”和“感知试验”的方法,使研究结论更为可靠。这是语音室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走出去”。此后,语音室继续参加了四年一届的第十届(乌特列支,荷兰,1983)和第十一届(塔林,原苏联,1987)国际语音科学大会,并建立了“走出去”的传统。
1979年瑞典著名言语工程师兼语音学家Fant教授首次来访,并在语音室度过了他60岁生日。1982年,赵元任来访,并在实验室录制了国际音标(见音路历程光盘,社科文献出版社)。1983年美国著名语音学家Peter Ladefoged来语音室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问研究,对普通话合成技术和语音室的研究给予了肯定,并且推荐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J. Phonetics上发表。1985年,日本著名言语工程学家Hiroya Fujisaki教授(University of Tokyo)首次来访,从此与语音室联系不断,几乎每年来访,交流切磋一直延续到其退休之后。
在国外学者频繁来访的同时,语音研究室也通过派出进修人员和参加国际语音学会议,加强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并得到了语言所领导刘坚和江蓝生的大力支持。
1990年,吴宗济参加了第一届音声言语处理国际会议(日本,神户),并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普通话三、四字组的连读变调规则,特别对上声连读的连锁变调,剖析了从底层到表层的递变,是服从音系的、语音的和语法的三种不同平面的规则的。这就为多字变调的规则提供了理论依据。吴先生在日本初次见到中国科技大学的王仁华教授,并得知他们和Hiroya Fujisaki教授一直合作进行汉语语音合成研究。1991年,林茂灿应邀出席了十二届国际语音科学会议(Aix-en-provence,法国)。1992年,曹剑芬应邀出席了第二届音声言语处理国际会议(Bunff,加拿大)并宣读论文。1994年,吴宗济和曹剑芬参加了第三届音声言语处理国际会议以及国际韵律特征研讨会议(日本,横滨),在这次会议上,吴宗济提出普通话短语调域在不同语气中的守恒性,并用实验证明:多组四声的调域在不同基调中,其旋律关系都是相等的,这把语调处理的难度减轻了不少。在这次会议期间,吴先生再次见到王仁华教授,王教授说:“觉得只有你的成果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之后,王教授不断派学生跟吴先生学习语音学,也请吴先生到科大讲学,一起完成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用定量化变调规则和移调方法合成汉语语调”。1995年,吴宗济出席了第十三届国际语音科学会议(瑞典,斯多哥尔摩),该会议主题强调了语音学在语言学中的独立性,吴先生提出了普通话不同语气语调可预测性的论文,并指出了韵律三特征在语句中的相互补偿作用及其搭配规则。林茂灿也参加了同一届会议并提交论文:普通话两音节间F0过渡及其感知,在文章中对David House(隆德大学语音系教授)感知理论提出不同看法,大会安排林茂灿在全体会上宣读论文。会后,林茂灿到皇家理工学院语音通讯系和隆德大学语音系参观访问,方特教授和葛丁教授与林先生详细讨论大会主题之一:语调。1997年,吴宗济参加了第一届中日口语处理国际会议(中国,黄山),提出《全语音标记文本》的设计方案,列举普通话中所有的音段和超音段连读变化的标记,为应用于语音合成建立了规正数据的范例。同年,吴先生参加了首届汉城国际语音科学会议(韩国,汉城),提出了普通话韵律特征的标记文本。1997年李爱军、祖漪清出席了在雅典举行的Eurospeech和语调研讨会并宣读论文。
除了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外,语音室还派出多名学者出国交流学习。1991年,曹剑芬作为交换学者在澳大利亚各大学访问和学术交流。1995年,林茂灿应法国尼斯大学邀请在法国访问和交流,到尼斯大学访问三个月,在梅山乐博士和葛尼女士帮助下,收集不少云顶集团:语调资料。1997年-1998年,林茂灿在香港城市大学访问研究,此次开始并一直专注于汉语语调研究。1993年-1995年,祖漪清在香港大学访问研究。1997年,李爱军在欧洲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进修和访问研究。
这些进修、出访和交流,不但加深了世界对汉语语音研究以及中国语音学的了解,也扩展了我们的眼界,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的语音研究与国际语音学以及言语工程学的接轨。
这一时期,语音室培养出了一批后来活跃于国内外语音学界的研究生。1978年,杨顺安、任宏谟作为第一批语音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吴宗济、林茂灿。此后,还培养了祖漪清、许毅、林其光、李智强、王茂林、熊子瑜等。
(四)1999年—2010年
进入新世纪以来,语音研究室进一步加强了语音研究和言语工程的结合,语音研究对象从孤立的单音节进入到自然的连续话语,从单纯的音段研究发展到音段、超音段兼顾,特别是加强协同发音、语流音变、重音、节奏、语调和韵律结构等研究,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在语调方面,吴宗济认为汉语不同于西方的非声调语言。单就声调而言,就有“字调”与“句调”的不同。一个句子中各短语(基本单元)的调形,有些是有规律的,有些竟是几种调形的混合体,在语音研究中成为难于分析的瓶颈。按物理学的论点:一切事物的变化不论多么复杂,必有其生成的原因,不会无中生有。语音的变量尽管复杂,也应该有其原因。以声调而言,其变化再多、必然是“三个条件”(或称“三个平面”)相互依存制约的结果。首先是发音生理和发音声学(暂不提心理学)的条件,是属于语音学的范畴;再就是词句结构的条件,属于语法学的范畴;还有是历时的与共时的语音演变的条件,属于音系学(或音韵学)的范畴。他提出了“跳板规则”、“多米诺规则”、“音系学规律”、“调位守恒”、“移调”、“变域”、“韵律互补”等规则和原则。吴宗济还对情感语调和篇章中语调的声学表现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发现篇章韵律和书法绘画等等其他艺术表达手段有很多共同认知基础。
林茂灿利用AM理论,研究汉语的语调,认为区分汉语疑问和陈述语调的信息存在于句末音节,疑问边界调F0曲拱音阶(调阶)比单念字调的高,陈述边界调F0曲拱音阶(调阶)比单念字调的低。汉语疑问和陈述边界调特征是:±raised。
曹剑芬对汉语节奏的考察是对汉语韵律结构的开创性研究,主要通过对汉语韵律切分的声学特性及其语音学和语言学线索的考察,重点讨论了韵律词和韵律短语的界定、停顿分布与句法结构和词性特点的关系以及实际言语中的韵律词组词规律。她对汉语声调与语调关系的探索,重点解剖了汉语语调的深层结构。同时,曹剑芬还对语音学和言语处理普遍关注的、跟韵律结构密切相关的语音变化问题进行了探索,先后发表了“音段延长的不同类型及其韵律价值”(《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发音增强与减缩——语言学动因及语音学机理”(《中国语音学报》第一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8年)以及How do Speech Sounds Vary and Serve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庆祝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2010年)等论述。这方面的大量成果可以参见语音室每年编辑成册的《语音研究报告》。
1999年,曹剑芬出席在捷克布拉格召开的《国际汉语口语重音、音调和节奏研讨会论》,宣读了“汉语普通话的节奏”(The rhythm of Mandarin Chinese),该文全文刊载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中国语言学报》2001年17卷(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No. 17, 200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SA)。2000年,第六届国际口语处理会议(ICSLP)在北京召开(约1500人),吴宗济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从传统音韵学到现代语音处理”的精彩报告,成为语音学与言语处理前沿的经典之作,林茂灿、曹剑芬、祖漪清、李爱军等也都宣读了论文,李爱军还进行了大会总结报告。2002年,曹剑芬和李爱军出席了在法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韵律学研讨会,并宣读论文。李爱军、熊子瑜、殷治纲和方强还参加了2004年韩国济州岛举行的Interspeech会议。2006年,曹剑芬、李爱军和熊子瑜先后在法国召开的第二届国际音调问题学术研讨会以及在德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韵律学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李爱军、胡方和陈肖霞先后参加2003和2007年国际语音科学大会并宣读论文。
2000年,在沈家煊所长的支持下,语音研究室与科大讯飞公司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讯飞语音实验室。科大讯飞公司是国家863支持的自主语音产业化基地,吴宗济先生曾被聘请为顾问,语音实验室在联合实验的平台下,适时开展了面向语音技术的基础研究。2003年中央台《走进科学》栏目采访吴宗济先生,2007年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制作了吴先生的专访,体现了语音学研究在言语工程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2002年,在语言所所党委和沈家煊所长的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成立了“语音与自然话语重点学科”,学科主要依托于语音研究室和当代语言学研究室,以自然话语处理中的语音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还包括与语音问题相关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问题。
在重点学科的框架下,语音室增加了青年科研骨干。2003年熊子瑜博士毕业后留所从事韵律特征研究、语音合成和语音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2005年胡方从香港城市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正式入职语音室工作,主要进行生理语音学、方言语音描写方面的研究。2008年方强在日本JAIST获取博士学位后回所从事语音产生模型的研究。随后引进了贾媛博士,以增强音系学的研究力量。2011年引进了高军博士开展婴幼儿语音感知研究。同年,殷治纲取得博士学位,继续在室里从事语音学研究工作。
在学科经费和国家专项经费的支持下,这一时期购置了多种语音分析设备和生理研究设备(如电磁发音仪EMA,喉头仪EGG,动态腭位EPG等),建立了专用录音室和审音室,并在此基础上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科院重点项目以及横向合作课题(包括与IBM,TOSHIA,NOKIA,MOTO中国研究中心的合作项目、日本ATR合作项目、欧盟项目以及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展了发音机理的研究、自然话语的语调韵律特征研究、藏语语音合成、多风格语音合成研究、情感语音研究、中介语语音—方言和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语音以及中国人英语语音问题研究、音段与音段音变研究、音段的语音实现与超音段的韵律结构的关系研究等。
2007年在所党委、所长沈家煊先生和书记蔡文兰先生支持下,语音室的儿童语音实验室开始申请筹建, 2009年初儿童语言实验室交付使用,并且在所党委、书记蔡文兰先生和副所长刘丹青先生、曹广顺先生的大力支持下,语音室继续得到院重点实验室经费和国家专项经费支持,购置了大量声学和生理专业设备,邀请了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的史如深教授访问讲学,开展了新兴交叉学科儿童语音语言习得的合作研究。
为庆祝吴宗济先生95岁华诞,在语言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举办了国际会议声调语调问题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onal Aspects of Languages: Emphasis on Tone Languages (TAL 2004),来自国内外的150多名语音学家和学者积极参与了本次大会,学者们并对语音室的研究水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以吴宗济先生的经典之文的题目为名,出版了英文版的纪念文集《语音学与言语处理前沿》(From Traditional Phonology to Modern Speech Processing,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4年),进一步扩大了汉语作为典型声调语言的影响。
2004年和2005年,语音室举办了两届语音学暑期讲习班,聘请了国内外语音学和言语工程学界的知名学者讲学,学员来自语言学、英语教学等各个领域200多人,推进了语音学的研究在方言、语音教学、言语工程等各个领域的研究。
2008年,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主办,于2008年4月18日-2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学术会议邀请了国内外著名语音学家,以大会报告和专题的方式,介绍语音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有力推动了中国语音学研究的积极发展。参与大会报告的著名学者包括:Hiroya Fujisaki教授,Klaus J. Kohler教授,Eric Zee教授,李爱军研究员和林茂灿研究员,Jacqueline Vaissière教授,王仁华教授,Hans G. Tillmann教授,以及John Ohala教授等知名学者。
(五)2011年—至今
2011年,实验室作为首批试点单位进入单位参加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在我院机制体系创新的探索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实验室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科研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根据语音与言语科学的交叉学科性质,提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发并举”的科研创新思路,把语音与言语科学中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需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手抓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一手抓应用成果研发。
通过构建语音与言语研究开发创新平台,开展面向实际应用的语音与言语科学研究工作,推动智能语音与言语科技的发展进程,重点实验室致力于肩负起引领我国语音与言语科学研究发展方向之重任,服务于国家语言文化发展战略。
研究课题围绕语言认知习得与言语交互中的科学问题,设置了三个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和一个支撑平台建设:言语产生与人类发音机理研究、语言系统习得与认知发展规律研究、汉语方言语音与语法类型学研究、语音与语言资源网络服务平台建设。
在院创新工程的支持下,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夯实了实验室硬件建设,购置了包括脑电仪(ERP)、眼动仪(Eye-Link)、电磁发音记录仪(EMMA)、运动捕捉系统(NDI-WAVES)、数据计算服务器、专业录音设备等在内的先进仪器设备,改扩建了儿童语音知觉实验室、发音生理实验室和消声录音室。目前,相关仪器设备已陆续投入使用,并在一定的合作框架下向国内其他研究机构和学者开放,积极推动我国相关领域的科研创新工作。
近年来,在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重点实验室积极发展语音学和以语音学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研究领域有了很大的拓展。实验室新增加的研究领域包括语音习得与教学、儿童语言发展、发音生理建模、方言语音以及音系学等,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发展体系,为进一步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