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集团/a>

图片
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

作者:完权 来源:句法语义室 时间: 2017-04-19
字号:

 
《不对称和标记论》1999年版封面   《不对称和标记论》2015年版封面

  《不对称和标记论》是沈家煊先生汉语语法研究前期成果的结晶,于1999 年9月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并于2015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再版。

  该书以功能主义语言学中新的“标记理论”为核心理论工具,兼以不拘一格广泛借鉴国外语言类型学、语用学、篇章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对汉语语法中各种对称和不对称现象展开研究,在结构主义分析盛行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导夫先路”的意义。

  这一系列研究的基本理论取向,用沈先生的原话,“选择的是功能主义的路子”,“从语言外部寻找解释”。研究中纳入众多理论方法,也都属于“广义的功能主义,就是把语言的结构跟语言的功能紧紧联系起来”。采用语言类型学研究方法,是为了“在世界语言的大背景下对汉语做深入的考察”,“云顶集团看到的是汉语跟世界语言相通的一面”;采用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是因为“语言和思维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的云顶集团是语言结构的非任意性的一面。

  全书共分十二章,布局精当。前两章构建出完整的标记论蓝图,后十章描写解释汉语中各种不对称现象。全书体系以标记理论为纲,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前后环环相扣,融为整体。

  第一章阐述本书的理论前提和研究方法,即以功能主义的语言观为理论前提,相信语言结构中的对称和不对称现象大多可以从语言功能上找到解释;并采取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汉语个性和语言共性相结合的办法,将汉语纳入世界语言的变异范围内进行解释。第二章以介绍传统的标记理论为铺垫,着重解说了新的标记理论。首先结合实例详细阐释了“相对模式”和“关联模式”的观点,继而以此为核心,打破传统的“二分模式”和“简单模式”,同“蕴涵通性”、“语法等级”、“典型范畴”等概念相联系,进而归纳出六条有无标记项的判别标准,分析了“标记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其与语言演变的关系。其普遍的理论意义在于,“可以对人类语言的变异范围作出限制,可以用来对一些重要的语法范畴作出跨语言的定义”。这种标记模式还具有语用、认知和生理等方面的基础,最终可以证明语言的结构与演化跟语言的使用和人的认知方式具有密切的关联。整个理论体系中,既有对TrubetzkoyJakobsonGreenbergCroft等语言学大家在标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的精当述评,也提出了作者本人的崭新见解。

  从第三章到第十二章是一系列个案研究,运用新的标记理论,对现代汉语中颇具争议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既用理论解释了事实,又用事实支撑了理论。各章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互相参照引证,以标记论贯穿始终,同时,也注重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考察语法,看语言的使用规律如何在语法上体现出来。

  第三至七章集中研究一个大问题——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第三章首先根据有无标记项的判定标准得出否定句相对于肯定句是有标记项的结论,再运用“关联标记模式”解释了某些看似违背分布标准的现象,继而分别从意义、使用条件和信息的连续传递等角度指出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差别。第四章更进一步,将否定分为无标记否定和有标记否定,建立起语义否定与无标记否定、语用否定与有标记否定间的对应关系,运用语用学中的“适量准则”、“合作原则”及“方式准则”来解释两种否定的不对称,并区分了句子的“衍推义”、“隐涵义”和“预设义”。第五章以“差不多”和“差点儿”为例,指出二者的对立本质上是肯定与否定的对立,并结合语用及认知对问题加以分析说明。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探讨了“极性词”的肯定和否定以及肯定与否定对立的消失问题,紧紧围绕语用和认知两方面来说明极性词的形成和肯定否定消失的原因。

  随后几章分别论证了反义词的标记模式及反义词有、无标记项之间的关联;由施事受事的不对称、话题焦点的不对称导致的主宾语的不对称;名动形三类实词和句法成分的关联标记模式;以及形容词内部连续统和形容词与句法成分的关联标记模式。最后一章用“元标记模式”探讨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称与不对称,说明语言演变规律是造成形义间不对称的一个原因,以此作为理论的收束和深化。

  《不对称和标记论》的典范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沈先生在前言中强调,正是在前辈大师的指引下,才有了本书的新探索。赵元任先生提出的扭曲对应关系,在本书中得到了发扬光大。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及一些语言学札记中就已经初步描写了几种汉语中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沈家煊先生受此启发,并进一步发现新的材料,以其深厚的当代理论语言学功底,作出一个个开口小而挖掘深的个案研究。书中的一些章节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即已发表。这说明数十年前沈家煊先生就意识到了,句法研究离不开功能、语用和认知,并以此为立足点,不拘于理论门派,汲取各家精华,熔于一炉。本书堪称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典范。

  沈先生还强调要凭借语感对例句的接受度与合法性作出判断,这是深入研究的前提。文中对语言现象的技术性分析细腻而深入,并进一步将如此丰富的现象容纳在一个系统的框架中赋予解释。本书堪称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典范。

  诞生于上世纪末的这本著作,其基本观点萌育了沈家煊先生近年来着力论证的“名动包含模式”,而书中的主要观点也已成为当今学界的共识,值得一代代语言学者涵泳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