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学术界通常认为“那”与“哪”的分化始于五四运动(王力,1980;吕叔湘,1985)。我们认为“那”的分化从20世纪初期提倡开始,经历了一个从“那”“哪”并用到“哪”取代“那”,由个体自觉的语言文字的具体实践到全体自觉的语言文字的具体实践的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时期:规范形成前期和规范确立期。
2、规范形成前期:倡导与实践期
规范形成前期大致从1919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为规范的倡导与实践期。
2.1 “哪”的倡导与实践
自古以来,“那”既表指示,又表疑问,常常需要语言环境的帮助才能得以区分,所以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将“那”分化的要求。张廷彦、田中庆太郎(1905)曾采用传统的圈点声调的方式来区分指示与疑问的“那”。不过这并非真正的“那”字字形分化。蔡晓舟(1920)最早明确用“哪”字来分化疑问,主张用“哪”读上声作询问,用“那”读去声作指示。
蔡晓舟的主张,自发表后逐渐得到语言学界、文学界、文化学界,乃至出版界的响应与支持。倡导使用“哪”的不仅有期刊(如《国语月刊》),还有报纸(如《民国日报》)、中小学教材等。当然,那时对如何分化也见仁见智。如后觉(1922)赞成分化,但认为应启用“乃”字表示指示意义,“那”单表疑问,不赞成借用“哪”;文中还提到有人认为可另造一个新字(走之旁与那的组合)表指示的“那”,“那”单表疑问。最终用“哪”字来表示疑问的观点被大多数人认可,不过也有勉强认可,如赵元任(1924)。
对“哪”的推介,陈望道功不可没。他不仅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发表相关理论文章(陈望道,1920)赞同用“哪”,而且还是该报印行的《用字新例》的主持者、重要参与人。作家巴金也多坚持用“哪”。
有了蔡晓舟、陈望道、巴金等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等的倡导与实践,“哪”字才能逐渐为人们所接受。1924年7月蔡晓舟曾提出“请采用她牠哪等代名词及形容词并规定其读音以改进国语案”(参看张宝明2020)。这说明“哪”的使用当时并没有普及。
2.2 规范形成前期“那”“哪”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相关结论
我们随机抽取了不同年代的著作23部、期刊5种,用定量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第一,“那”“哪”并用,以“那”为主。
第二,报刊、论著(尤其是教材)“哪”的提倡与实践,为“哪”作为疑问代词书写规范的最终确立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基础。
“那”“哪”混用表现出此时缺乏使用规范(刁晏斌,2021),原因主要在于:第一,自古以来的习惯,或者说约定俗成具有很大的惯性,新形式的推广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第二,缺乏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力推动;第三,从“哪”的出现,到“那”“哪”并用,还处于语言变项的选择期(李宇明 2015)。另外,那时有不少语言文字学家赞成以拼音文字取代汉字,所以对“哪”的使用并不太积极(赵元任,1924;黎锦熙,1924/1998),应该也是一个原因。
3、规范确立期:明确要求与自觉遵守
3.1 “哪”作为疑问代词书写规范的最终确立与自觉遵守
“哪”作为疑问代词书写规范的最终确立与自觉遵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崭新的时代。新时代对语言规范有新的需求。(戴昭铭,1998)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并同时连载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1979)首次明确肯定了“哪”是规范的书写形式,这对“哪”的广泛使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在“那”的分化史上,乃至现代汉语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社论的指引、《语法修辞讲话》的连载以及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学术会议的召开(1955年10月)等等掀起了全国汉语规范化的热潮,社会上普遍树立了规范意识。1956年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制定(张志公,1956a),尤其是中学《汉语》课本(张志公,1956b)的出现标志着“哪”作为疑问代词书写规范的理论上的最终确立。《汉语》课本对“哪”的确立影响深远,在它之后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就一直以“哪”为规范,而且1959年又以《汉语知识》之名修订出版(张志公,1959),继续发挥作用,影响广泛。
3.2 规范确立期“那”“哪”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相关结论
我们随机选择了101部著作和4种期刊,通过数字呈现语言事实,并得出相关结论。
第一,总体来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哪”“那”时有混用,尤其是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著作、期刊等都有表现。1950-1953年基本还是“那”“哪”并用,以“那”为主阶段。1954年之后至六十年代初期基本为“那”“哪”并用,以“哪”为主阶段。
第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初开始“哪”的使用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与新中国成立后面向全国一二十年的语文教育和报刊、著作的正面引导密不可分。
第三,理论规范与事实规范的形成,或者说理论规范的提出与自觉行为规范的最后形成有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我们认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期(1951-1956年)疑问代词书写形式“哪”的理论规范确立,而语言事实规范则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才算形成。
参考文献
蔡晓舟 1920《国语组织法》,泰东图书局。
陈望道(晓风) 1920 《文字漫谈·“那”和“哪”》,《民国日报》,9月28日副刊《觉悟》。
戴昭铭 1998 《规范语言学探索》,上海三联书店。
刁晏斌 2021 《新时代语言规范:稳定与发展的平衡》,《光明日报》,6月20日第5版。
后觉 1922 《几个词类分化底我见》,《国语月刊》,第1卷11期。
黎锦熙 1924/1998 《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
李宇明 2015 《语言规范试说》,《当代修辞学》,第4期。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 1985《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
吕叔湘、朱德熙 1979 《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
王力 1980 《汉语史稿》,中华书局。
张宝明 2020《“她”自何处来 ——现代女性指称的源流考释》,《光明日报》,7月4日第10版。
张廷彦、田中庆太郎 1905 《官话文法》,日本东京救堂书屋。
张志公(主编) 1956a《语法和语法教学——介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志公(主编) 1956b 初级中学课本《汉语》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志公(主编) 1959《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
赵元任 1924 《那底分化底我见》,《国语月刊》第3卷第2期。
作者简介:
胡习之,安徽无为人,1963年2月生。曾在阜阳师范大学任教,现为广州华立学院教育学院/侨乡与海外华人社会研究院教授、中文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修辞学。著有《核心修辞学》《辞规的理论与实践》(增订本)等,获省级社科奖两项。
高群,安徽阜阳人,1971年5月生。现为阜阳师范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修辞学。著有《广义修辞学视角下的夸张研究》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