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集团/a>

图片
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第七届全国语文辞书学术研讨会

作者:词典编辑室 来源:词典编辑室 时间: 2021-12-09
字号:

  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第七届全国语文辞书学术讨论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辞书学会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崇文书局承办,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协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出版单位的6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共47篇。第三届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晁继周致开幕词,崇文书局社长李尔钢主持会议。

  今年正值著名的语言学家、辞书学家丁声树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敬体在会上做了《大家风范和〈现汉〉精神》的报告,与代表们共同缅怀丁先生为我国辞书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与会代表宣读的论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辞书宏观问题的研讨。晁继周考察了从《国音字典》(老国音)、《国音常用字汇》(新国音)、《国语辞典》到《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规范型辞书的百年编写史,指出从历史上看,肩负推广语文规范标准任务的词典的编写,基本上属于政府行为。一部好的规范型辞书,既要贯彻语文规范标准,又要忠于语言事实,为规范标准的进一步完善预留空间。李建国提出语文辞典编纂的文化自觉的命题,指出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以文化自觉精神研究和编纂新型语文词典刻不容缓,因应网络文化需要的电子词典,将引领今后辞书编纂的方向。周明鉴指出语文词典中的百科条目是差错高发区,如计量单位和公式符号、专业术语及其释义,要注意收词的系统性、平衡性和释义的准确性等各个方面。李志江介绍了有关辞书编写的一些经典语言,强调辞书工作者应该在实践中学习经验,掌握规律。袁世全提出结构问题是辞书质量的重要方面,结构的特性与功能包括整体性、系统性、广普性、多维性、动态性。王敏对汉语语文辞书的编辑出版做了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制定出版规划,继续推行辞书出版准入制度,加强辞书的系列化研究,加快辞书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建议。

  二、辞书释义是焦点话题。苏宝荣提出现代汉语语文辞书释义的历时划界和共时划界问题:历时划界是指对作为词义消失、作为语素义保留情况的处理;在共时划界中要区分语言义和言语义,词的基本意义和特定组合中的功能义。李尔钢专门论述了形容词释义,认为完整的形容词释义形式是 “形容+(适用对象)+性状描写+的+样子”,在辞书进行词性标注之后,仍然保留“……的样子”和“形容……”的释义形式不合时宜,可以省略。赵大明论述了语文辞书释义修订的基本原则,即保持辞书原有的风格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三、《现代汉语词典》研究。这是历次语文辞书学术研讨会的热点。谭景春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修订,重点分析名名偏正结构、有+名结构,指出原《现汉》释义时没有严格区分词义和结构义,在个别词条的释义上误把结构义当作了词义,第5版对此做了修订。孙德金考察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标〈书〉词的情况,认为如果不考虑词典的查考功能,就应当完全在共时层面上,以使用频率和分布率等指标为判定标准,确定书面语词的范围,而不考虑是否来自文言。王兴隆通过对“60”版与“05”版《现代汉语词典》的对比考察,从词典义位描写的角度探讨了近50年《现代汉语词典》的发展和进步。潘雪莲从主客观角度讨论科技条注释与语文条注释的分野。杜翔以《现代汉语词典》成语为考察对象,分析释义提示词“比喻”、“形容”、“指”的用法和相互区别。

  四、字词语素的关系及其在语文辞书中的处理。林仲湘从字形、字音、字义、字用、字的文化内涵等方面研究了现代汉语字典如何保自己的独立地位。杨金华提出将多字条目融入单字条目之中,列出逆序词,增加词语进入语句所需的用法信息,以充分发掘词典功能优化的空间。陶原珂讨论了汉字语素理论在《新华字典》释义中的运用,提出要贯彻按语素为单位进行释义的原则。

  五、词汇学研究。朱彦从词义分析看释义语言研究的价值,认为实义义位的意义结构是一种带参照点和别义成分的结构,词义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寻参照点和别义成分的过程。金春梅发现在词形上有联系的符合同一构词模式的同一系列复合词在词义上也有联系,结合实例,运用演绎法进行从形式到意义的推理,分析考订词形词义。李海英指出近些年新词语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呈现词族化、词群化,在释义时可提取每个词群的“词语模”,在词群释义中可确定每个词群的“基元词”。周阿根以“墓石”义语义场的词为例,指出墓志铭词汇研究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义项漏收、词目漏收的缺憾。

  六、古代辞书研究。陈淑梅考察了部首系统从注重字义的文字学原则(以《说文解字》为代表)向便于检索的检字法原则演变的过程,认为明代的《字汇》的检索系统是部首改革的最终成果。邓春琴探析了《集韵》辞书编纂体例,指出《集韵》开创辞书“凡例”的先河,确立“字头+读音+释义”的格式,对韵书查检方式进行了深层次的改良。王琪从作者、版本、收字、语音、编排体例等方面介绍了明清以来三部湖北方言辞书。夏南强认为类书文化现象是儒家文化专制的产物,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但有功于文化的传播和文献的保存。

  另外,一些代表也讨论了相关的问题。郭小武从语文词典查找不到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词语引发思考,提出了编纂现代汉语生活词典的建议。张铁文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汉语外来词的新发展。杜庆杰对博客语言进行了社会语言学的透视。马启俊对“臭味相投”的“臭”的读音做了辨析。

  研讨会上还对一些词典的编纂做了探讨。史建桥介绍了商务印书馆《辞源》建国60周年纪念版的出版与再修订情况。吴建生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小语典》贯彻“语词分立”的原则,分为字、词、语、句的层级,设立“提示”栏目,配有多媒体光盘,简明实用。侯笑如介绍了中华书局出版的《当代汉语词典》的编纂特色,如附录西语词条、港台与大陆同义异形词条、港台与大陆译名对照等。叶军指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应用汉语词典》从语用出发,反映名词条目的计量实际,不避繁难,专辟量词搭配的标注。王重阳做了崇文书局《字源》编纂方案演示,《字源》是《汉语大字典》的衍生产品,重在字形考源(包括后起形声字)和词义系源。谭湘提出了自己所在的河北教育出版社语文类辞书编辑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王粤汉结合自己审读《语言文字典》的札记介绍了其编纂情况。

  会议结束之前,经过充分的民主协商,产生了新一届语文辞书专业委员会,顺利实现新老交接和领导班子年轻化。第四届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由白玉林等21人组成,谭景春任主任委员,冷玉龙、李尔钢、李守业、史建桥、严学军任副主任委员,杜翔任秘书长。谭景春代表新一届专业委员会对前一届委员会的工作表示敬意,表示将尽心尽责做好工作。

  最后,第三届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建国做会议总结并致闭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