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助理教授魏一璞应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609会议室作了题为“汉语‘把’字句特征的心理现实性:位移与宾语有定特征”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当代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完权研究员主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云顶集团:等单位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魏一璞于2018年获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语言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语言认知与习得、语篇与语用加工,主要是运用眼动追踪、行为实验、语料库等研究手段,探究一语和二语使用者的语篇预测加工和语用能力的发展。她出版了一部学术专著Causal Connectives and Perspective Markers in Chinese,并在Acta Psychologica, Discourse Processes, Developmental Science, Scientific Reports, 以及《心理科学进展》、《语言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十多篇学术论文。
此次报告中,魏一璞博士介绍了两个研究,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语言学方法(自定步速阅读和视觉情境范式眼动实验),从句子在线加工的角度探究“把”字句的句法语义特征是否在认知表征层面具有心理现实性,即句法语义特征是否在心理认知加工过程中显示出差异。报告呈现了详细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得出以下结论:自定步速阅读研究结果支持了“把”字句位移语义的心理现实性,即阅读者会在理解“把”字句时建立起更凸显位移特性的情境模型,从而促进了后续位移起点词的加工;通过视觉情境范式眼动实验发现“把”字句宾语定指性特征没有心理现实性的证据支持。实验研究丰富了汉语语言学在句式研究方面的成果,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方向。
魏一璞博士的报告引发了在场听众的热烈讨论,李爱军研究员、罗颖艺副研究员、张帆副研究员、方迪副研究员、赵青青副研究员、左子杭同学、张伯江研究员等先后与魏一璞博士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尤其针对实验设计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张伯江研究员指出,本次报告给了大家很多启发,魏博士的研究为语言本体研究提供了证据支持,两者可以相互印证。本场学术报告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