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集团/a>

图片
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方强 王海波:吴宗济先生学术经历

作者:方强 王海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年鉴 时间: 2024-02-28
字号:

 

  吴宗济(1909年4月4日至2010年7月30日),字稚川,笔名齐鲁,籍贯浙江吴兴,出生于山东济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际语音协会常设理事会理事,中国现代语音学的奠基人之一。

 

一、吴宗济先生的研究历程

  1.清华求学时期

  吴先生幼时接受私塾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后就读于上海南洋中学、北京成达中学、天津南开大学预科学校。1928年吴先生以全年级第19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之后的首批本科生。

  清华读书期间,吴先生先攻读市政工程,后转入化学系,最终选择了中国文学系,受教于罗常培先生和王力先生,深受罗常培先生“用科学实验以补‘听官之缺’”理念影响,并跟着王力先生学习了语音生理和物理的实验论证方法和国际音标等,为后来投身于实验语音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2.史语所工作时期

  1934年吴先生从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进入清华出版事务所工作。1935年考入位于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担任语言组助理工作,跟随语言组赵元任、李方桂两位先生,采用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实验设备,用音标记音和仪器分析方法做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至此吴先生正式进入语音研究领域。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困难时期,依然克服重重困难研究不辍,参与撰写以赵元任先生为第一作者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合作,商务印书馆,1948),以杨时逢先生为第一作者的《湖南方言调查报告》(合作,台湾,1974),还撰写了《调查西南民族语言管见》(《西南边疆》1938年第1期)、《拼音文字与云南边民教育》(《西南边疆》1938年第2期)、《华北、华东、华中十省方言普查工作现况》(《中国语文》1957年第7期)、《武鸣壮语中汉语借字的音韵系统》(《语言研究》1958年第3期)等单篇论文。

  这一时期的田野调研和学术成果,为我国的方言调查和民族语言调查积累了最初的经验和素材。

  1940年,受时局影响,吴先生离开研究队伍十六七年,直到1956年受罗常培先生邀请,重新回到语言研究的队伍中来。

  3.语言研究所工作时期(中国科学院时期)

  1956年,吴先生应罗常培所长的邀请,放弃了原本优渥的生活条件,从上海调到北京,投身到实验语音学这一国家急需的研究领域,领导语言研究所语音组工作,肩负起新中国实验语音学拓荒者的历史使命。

  工作之初,为了配合教育部的“全国推广普通话”的任务,奔赴全国十多个省市,通过当地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对比,找出两者之间声、韵、调乃至词语之间的对应关系,编写教材,为国家培养现代语音研究人才。

  罗常培先生希望继续开展和加强早在30年代就已开展的语音实验研究,于1957年公派吴先生到捷克斯洛伐克(简称捷克)、德国、瑞典和丹麦,考察学习欧洲先进的实验语音技术和成果。此次欧洲考察是吴先生语音云顶集团中的一个重要里程,不但学习了国外实验语言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带回了当时最先进的语言声学知识和频谱分析等实验技术。回国后,吴先生立即着手添置仪器,设计制作了腭位照相装置。跟周殿福先生一起,带领大家做普通话语音的生理和声学分析,开始系统地研究普通话元音和辅音的生理特性和声学特性。在研究过程中吴先生逐渐认识到,汉语与印欧语言相比有很多自身特点,因此固然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理念,但不能照搬,要解决汉语的实际问题,还需要提出适合汉语自身的规则。后来,吴先生从音段到超音段研究,从单字调到连读变调,再到语气移调研究,从面向语音合成的应用研究再到探索语音、语言与艺术共性的书画同源研究,“借鉴西方理论,回归汉语自身”这一研究理念始终贯穿吴先生的研究生涯。

  这时期吴先生先后发表和出版了《谈谈现代语音实验方法》(用“齐鲁”笔名,《中国语文》1961年第10—12期)、《普通话发音图谱》(与周殿福合著,商务印书馆,1963)、《一种分析语音的重要仪器——语图仪综述》(《科学仪器》1963年第1卷第3期)、《普通话元音和辅音的频谱分析及共振峰的测算》(《声学学报》1964年第1期)等论文和著作。

  4.语言研究所工作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期)

  1977年经中央批准,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1979年起,吴宗济先生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语音研究室主任,他开始着手创建新时代的实验语音学科,培育新生力量,加强语音学基础理论研究,并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4.1创建实验语音学科 培育新生力量

  第一,吴先生特别善于在实践中培育新生力量,提升研究室同人的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包括:(1)带领全室科研人员,利用语图仪等仪器,系统地分析测量了普通话单音节和双音节组合的声、韵、调的声学特征。不但训练了实验技能,而且提升了大家在声学语音学领域的理论水平。在数据整理和详细文字说明的基础上,撰写了数据翔实、图文并茂的《普通话单音节语图册》(吴宗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一书,该书成为我国语音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同时也为我国第一个规则合成系统——“普通话单音节合成系统”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在单音节和双音节组合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吴先生还先后发表了若干篇论文。与此同时,研究室其他同人也陆续发表了一大批有关双音节结构的研究论文,这对后续普通话韵律特征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2)吴先生首开汉语协同发音研究的先河,动员全室力量,分工合作,对普通话里的协同发音现象展开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探索,极大地提升了研究室同人对于自然言语发音机理的理论认识,也推动了我国语音学界对协同发音现象的研究。

  第二,系统地启动了后备力量培养计划,先后培养了杨顺安、任宏谟、许毅、祖漪清和林其光等硕士研究生。

  第三,吴先生还非常重视和支持所外语音学研究力量的培养。1978至1979年度,受北大中文系林焘先生邀请,吴先生在北大做兼职教授,面向中文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开设“实验语音学”选修班。此外,应一些院校和军民单位的工作需要,吴先生还在语言所牵头为其他单位陆续开设过语音方向的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实验语音学人才。

  4.2加强基于汉语实际的语音学理论研究

  这个阶段,吴先生在抓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同时,还特别加强了语音学基础理论研究。除了系统分析测量了普通话单音节和双音节组合的声、韵、调的声学特征,主编了《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语图册》之外,还先后发表了《实验语音学知识讲话》系列(与语音室同人合作,采用余英士笔名,《中国语文》1979年第1、2、4、5、6期),《试论普通话语音的“区别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中国语文》1980年第5期),《普通话语句中的声调变化》(《中国语文》1982年第6期),《实验语音学概要》(吴宗济、林茂灿共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初版;林茂灿、鲍怀翘共同主编,2014年增订版)等一系列重要学术论著。尤其是《实验语音学概要》一书,全面介绍了语音学的各个分支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特别融入了汉语普通话的相关研究成果,成为一部目前为止影响颇大的语音学教科书和参考书。该书1991年获国家教委直属出版系统优秀成果奖,至今也是实验语音研究的必读书目。

  4.3走向国际 引领学科发展

  1979年,吴宗济先生应第九届国际语音科学会议主席约恩荪教授邀请,出席了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九届国际语音科学会议,并做了“试论普通话语音的‘区别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报告,深受好评,吴先生当即被提名当选为国际语音科学会议的常设理事会成员。从这次会议开始,国内的语音实验研究恢复了与国际语音学界的联系,吴先生为这门学科铺设了与国际联通的桥梁。会后,还参观访问了哥本哈根大学语言学系和B.K仪器公司,然后到瑞典参访了皇家理工学院,与著名言语工程师兼语音学家Fant(方特)教授领导的“言语通讯实验室”举行了多次座谈。Fant教授也很关心语音研究室的工作,1979年应邀来访,他很赞赏我们的普通话单音节合成系统,也对研究室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譬如,根据方特教授的建议,语音室后来的不少工作在声学分析基础上,都加上了听辨和感知试验,使得研究结论更为可靠。因此,吴先生认为,这次参会和参观访问不但进一步拓宽了眼界,也推动了他用现代科学方法践行罗常培提出的为传统语音学“解决积疑”的进程。后来,还将硕士研究生林其光派往方特的实验室深造。

  1981年5月,赵元任先生最后一次回国,访问了语言研究所,吴宗济先生在实验室接待并主持录制了赵元任先生所发的国际音标(参见《音路历程》光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2年,受日本东京大学藤崎博也(Hiroya Fujisaki)教授邀请,吴先生参加了在东京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语言学会议(13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Linguists,Tokyo,Japan,1982),发表了云顶集团:汉语普通话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研究论文:《普通话连读变调规则》,描写分析了汉语15种连读变调的调型,证明了汉语协同发音中的逆同化现象,并通过不同调阈的两字连读的调型对比,证明声调的固有调型在语调层面虽然发生了变化,但调型会有所保留。这篇文章是吴先生语调理论的基础,连读变调的“字组”是后续吴先生语调移调理论中的基本单元。尤其是其中云顶集团:上声连读变调的论述,深得藤崎博也教授赏识。此后,两人交往不断,藤崎博也教授数次邀请吴先生出席他组织的各种国际会议。

  1985年,日本东京大学藤崎博也教授首次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吴先生在学部大院一号楼的实验室组织了一次学术研讨会,除了语音研究室的师生之外,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的张家騄、李昌立先生以及北方交大的袁保宗先生也应邀参加了研讨会。此后,藤崎博也教授几乎年年来访,与吴先生及语音室同人交流不断。

  1983年,吴宗济先生接待了著名语音学家、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的Peter Ladefoged教授为期一个月的访问研究,并与之合作研究,发表了《发音部位:北京擦音和塞擦音的研究》(“Places of articulation:An investigation of Pekines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es”,Journal of Phonetics No.12,1984.)。

  吴先生带领中国实验语音学研究走向国际前沿,此后中国语音学研究一直是世界语音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4.4 加强语音学研究的成果转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机对话”系统的需要,言语工程和语音学的结合在国内已提到日程上来,而传统的语音学文献还无法跟上信息时代的需要,吴先生认为:“实验语音学的研究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书斋和实验室里,而应该与时俱进,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这一时期,国外相关领域偏重语调研究,考虑到汉语作为声调语言,国外的语调研究结论并不能套用到国内的语调研究上,吴先生便潜下心来,从汉字的声调出发,从连读变调和协同发音入手进行探索。“每个汉字都有它的声调,声调到了连读话语里面会起什么作用?是丢掉原有声调,转而跟着语调变,还是保留一定的形式?在情感语气变化之后,句子里汉字的声调是变还是不变?”这是吴先生提出的系列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吴先生首先解决了两字连读的调型问题,继而扩展到三字、四字连读,继而又扩展到携带情感语气和重音之后的语调移调研究,开创了以字组为单元的语调移调理论,此后在草书的连笔规则研究中,还发现了与连读变调规则相似的书画同源的底层关系。

  吴先生非常重视语音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他认为我国的科技要自立自强,需要有我们自己的国家队。吴先生与中国科技大学的合作始于90年代初。在ICSLP 1990(日本,神户)会议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王仁华教授结识了吴先生。当时汉语语音合成主流技术是波形拼接,一般以音节为拼接单元,合成时简单地将各个音节的时域波形拼接起来,由于音节在语流中变化很多,急需找到汉语的韵律规则来自动调节语流中音节的韵律特征,这是当时TTS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问题。吴先生用连读变调的规则来解释字组中的声调变化,再根据句子的语气及重音等特征以字组为单位进行移调处理,这样的模型对汉语句子的调型结构给出了较好的解释,能够很好地匹配和解决当时语音合成急需的协调发音和变调问题。因此,吴先生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聘请为国家863智能计算机成果转化基地中央研究院顾问,并与王仁华教授合作,共同开展WWE工程(Wu吴-Wang王 Engineering)。他们将吴先生提出的面向拼接合成方法的《单音节合成标字Ⅱ型》设计方案,与讯飞的统计建模技术结合,建立了基于声学统计模型的听感量化单元拼接语音合成新方法。同时,吴先生作为国家863智能计算机成果转化基地中央研究院顾问,还直接参与并一起完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担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用定量化变调规则和移调方法合成汉语语调”。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应用到了中文语音合成系统,而且进一步应用在英文语音合成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期间,吴先生还为中科大和清华大学举办了多期语音学习培训班。

  2000年在国际口语处理大会(ICSLP 2000)上,91岁高龄的吴先生应邀作了“从汉语音韵学到现代语音处理-普通话声调和语调的实现(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phonology to modern speech processing-realization of tone and intonation in Standard Chinese)”的大会主题报告。这个报告不但集中反映了吴先生的声调和语调理论体系,而且成为语音学基础理论研究与言语工程实践结合的典范。

  该阶段吴先生面向语音应用的研究成果较多,如《汉语普通话语调的基本调型》(《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为改进合成普通话口语自然度所需韵律特征规则的设计》(《计算机时代的汉语和汉字研究》罗振声、袁毓林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用于普通话语音合成的〈韵律标记文本〉的设计》(第三届全国语音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1996)、《试论“人-机对话”中的汉语语音学》(《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12期)等。

  4.5 语音探源研究

  传统的语音研究一般都在做“是什么现象”的研究,而很少做“为什么这样”的研究。吴先生非常关注汉语语音跟中国艺术之间的变量一致性关系,研究探讨了语言与书画、音乐等的韵律共性,希望找到语音研究的根源性规律。他从汉语声调与音乐乐律的关系,以及汉语语音的科学分类等问题,回顾了从隋唐以来的许多阐述,在《从声调与乐律的关系提出普通话语调处理的新方法》《新瓶装旧酒——试论中国传统语音学与现代信息处理》和《从传统的中国音韵学到现代语音处理——在普通话声调与语调合成中的应用》等论文中,列举了古今文献中有关资料,指出了古代文献中云顶集团:汉语声调的叙述,用乐律描写调值及其变化规则等方法,至今仍有参考价值。《试论汉字草书笔法与普通话语调规则的相似性》,根据历史上狂草名家的运笔和连写的轨迹,和汉语的连读变调和语调规则对照,书法的“连绵”“映带”“错综”和语音的“协同变调”或“停延轻重”在服从语法、表达情感上完全相似,都不是没有规则可寻的。《从胡乔木的提问试论汉语的声调和节奏》根据历史文献寻绎出中古诗歌从三言发展到五、七言,以及多用平声押韵,都与节奏有关。这表明了中国传统的知识只要善于领会,并加以援用,也许能运用东方的思维方式为未来汉语语音学的研究多辟蹊径。

  上述研究之外,晚年的吴宗济先生还编著了《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赵元任著,吴宗济、赵新那编,商务印书馆,2002),《吴宗济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Linguistic essays by Yuanren Chao(赵元任著,吴宗济、赵新那编,商务印书馆,2006)等几部大部头著作。

 

二、吴宗济先生的学术理论体系及学术贡献

  吴先生70余年的研究著述(包括合作著述)共计59种。其中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前中期,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只有10种。余下的49种,都是在1979年以后,也就是吴先生年及古稀之后完成的。具体来说,在七十岁到七十九岁有12种,八十岁到八十九岁有25种,九十岁以后还有12种。吴先生早年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不计回报地投入到新中国的语音学研究中,即使晚年罹患重病也始终站在科研的第一线,这与他作为国之大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分不开。

  他的主要学术领域是汉语方言调查和实验语音学,他充分运用现代语音学的先进理论和实验手段,解决了许多积疑,揭示了汉语的若干前所未识的语音性质,如协同发音及语调等方面的许多特点,为促进中国语言学和语音学的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吴先生推动了实验语音学在中国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国内汉语语音研究的水平,是新中国现代语音学的奠基者。

  吴先生的理论体系及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普通话元音、辅音的声学和生理研究

  新中国成立之后,吴先生首先致力于引进西方实验语音学的新理论和方法,将它们应用到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生理和声学特性的分析,完成了一系列实验数据,在国内外出版和发表了一批专著和论文,为现代实验语音学应用于语音教学、言语矫治、言语工程等方面提供了资料,并打开了中外语音学家沟通的途径。

  他提出了根据元音的二维频谱中共振峰范围内谐波的位置与强度计算共振峰的位置、带宽和强度,解决了当时国内汉语元音声学特征所面临的定量分析难题;引入中心频率、下限频率、音轨、嗓音起始时间等概念,开展对汉语擦音、塞擦音、塞音、塞送气音等辅音的声学特征的研究;在国内最早开始运用X光照相和腭位照相方法,拍摄了普通话全部辅音和元音发音的X-照片和腭位照片,出版了《普通话发音图谱》。使用气流计和气压计对不送气和送气辅音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补充了前人对于汉语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生理特性认识的不足之处;率先开展了汉语普通话协同发音研究,不但为汉语协同发音研究树立了范例,也为言语产生机理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2. 汉语声调和语调理论体系研究

  吴宗济先生创立了汉语以字组为单元的语调移调理论。他不但将赵元任先生提出的“橡皮条效应”以及“小波浪和大波浪”的关系进行了具体量化,还进一步揭示了语句中声调变化的规律,提出了诸如“跳板规则”“多米诺规则”“音系学规律”“调位守恒”“移调”“变域”“韵律互补”等汉语语调研究理论和方法。

  3.面向言语工程的语音学应用研究

  吴先生将汉语单字和短语变调的韵律模式,以及因情感语气变化引起的短语调形抬高或降低的移位规则,应用到了工程界的语音合成实验中,完成了一系列的汉语音段和超音段的处理规则和模型,这些成果已被有关方面如中国科技大学及清华大学在设计语音合成系统中成功应用。

  4. 方言和民族语言调查研究

  早在1935年,吴宗济先生便跟随赵元任先生和李方桂先生进行方言和民族语言调查研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他先跟随李方桂先生深入到广西的武鸣、龙州、百色等地,协助李方桂先生调研壮语方言,后跟随赵元任先生做湖北、湖南汉语方言调研,采用当时最先进的仪器进行语音记录,是方言和民族语言田野调查的早期实践者,为我国的方言调查和民族语言调查积累了最初的经验和素材。

  5.贯通古、今、中、外的研究范例

  第一,吴先生充分挖掘汉语传统音韵学研究成果,为现代语音学研究服务。他发现中古音韵学中反映出来的语音变化的相对规律,几乎可以与现代音系学的“区别特征”理论相媲美。吴先生曾多次引用古代文献中云顶集团:汉语声调本质的论述,用于说明他提出的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方法的概念渊源及理论依据。

  第二,吴先生是国际语音协会的几位常设理事会成员之一,是国际知名语音学家,曾多次参加国际语音学学术会议并发表大会主题报告,拓宽了国内语音学研究的国际视野,为我国的语音学研究铺设了国际互联的桥梁。此后我国的语音学研究一直与国际接轨,是国际语音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6.建设语音学研究队伍

  吴宗济先生对于现代语音学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他自己的学术成就,还在于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倾力培养语音学研究人才。

  他具有独特的治学理念,既不固守汉语语言学和语音学传统,也不盲目套用国外现成理论,而是立足于汉语实际,通过客观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吸收古今中外研究精华、兼容并蓄。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无论是对同行还是对学生,都是真心相待、倾心相助,他为语音学界和言语工程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今他的许多学生已经成长为国内外语音学领域的骨干力量。

  作为我国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吴宗济先生在语言学和语音学领域的学术生涯逾70余年,他这70多年不平凡的音路历程,恰似一部中国现代语音学的辉煌发展史,代表着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现代语音学发展的光辉历程。

 

王鸣迪摘自拟出版的《中国语言学年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