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词汇演变研究
(一)词语演变、更替研究
常用词演变研究尤其是常用词的历时更替研究是近二十多年来汉语史研究的热点,每年均有大量研究成果发表。这些成果多数聚焦于基础性工作,对具体词语进行个案研究,勾勒词语演变更替的轨迹和途径,探讨词语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机制,为词汇史提供丰富的材料和详实的例证。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成果的涌现,学者们也意识到应该对相关研究方法和理论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研究中规避陷阱、提高研究质量、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例如真大成《谈当前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四个问题》(《中国语文》2018年第5期)从语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词义的准确性和成因、词的书写形式、词的溯源等几个方面出发,讨论了常用词演变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令人警醒。庄卉洁、张美兰《汉语常用动词历时演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海外华文教育》2019年第3期)在对汉语常用动词历时演变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常用动词历时演变的规律,并就当前汉语常用词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问题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
本年度也有对常用词演变研究进行理论思考或总结的重要文献。蒋绍愚《常用词演变研究的一些问题》(《汉语学报》第4期)根据一些常用词演变的具体实例做了理论上的思考:概念并非都是固定不变的;常用词的历史演变不仅仅表现为词汇更替,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常用词的更替并非只有“一对一”的模式,还有更复杂的情况。这篇文章以丰富的例证阐述了常用词演变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很多具体词例有独到的见解,相关分析有助于澄清一些惯常的不当理解和普遍的偏误认识。汪维辉《常用词历时更替研究的工作程序》(《历史语言学研究》总第15辑)将汉语常用词历时更替研究的工作程序归纳为选词构组、搜集语料、分析论证、结撰成文四个环节,并结合正反面实例论述了各环节应注意的问题。以上两篇文章,对常用词演变研究做了理论上的思考,对开展常用词历时演变、更替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此外,曹翔《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概论》(东南大学出版社,11月)是一本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对常用词演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常用词演变的一般规律做了总结和介绍。
对具体词语的演变、历时更替进行个案研究的成果较多。刘曼《词义流变与常用词更替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8月)选择“追赶”“驱逐”“倚靠”“依恃;凭借”“喜爱”“厌恶”“欺骗”“疲倦”等八个语义场的动词为研究对象,从词义演变的关联性、词语衍生的多样性出发,考察语义场成员的消长增减,对语义场的历时演变进行综合研究。该书所谓“词义流变”,是指词义历时变化的所有内容,包括新义的衍生、旧义的消亡,也包括新旧义并存所致词的多义化、义位数目增减、义位地位升降等内容。除了研究词语的历时变化,该书还关注词语的共时分布,每组词专设小节考察该组词在现代方言中的共时地域分布情况。
方一新、孟奕辰《中古译经中的“愚”“痴”考探——兼谈基本词更替过程的复杂现象》(《中国语文》第4期)采用梵汉对勘和平行文本比较法,梳理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25部可靠译经中“愚”“痴”的词义和语素义,得到如下发现:第一、中古时期,“愚”仍活跃在“愚昧”语义场中,但已现衰弱之势,而“痴”则有更强的组合搭配能力,呈现超过“愚”的倾向;第二、词义上,“愚”重于“无智”,有贬义,而“痴”偏重于“迷惑”;第三、旧词“愚”出现了“语素化”倾向,而新词“痴”在逐渐流行过程中出现了“术语化”倾向。该文通过“愚”“痴”的演变研究发现,基本词新旧更替的过程比较漫长,旧词并非短期内就退出语言系统,而呈迂回曲折的态势,展示了变化过程的复杂性。
殷晓杰、胡寻儿《汉语“店铺”义词的历时演变及相关问题研究》(《古汉语研究》第1期)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店铺”义词项及其使用情况,指出上古用“肆”,中古以“肆”为主并出现“店”,唐代主要用“店”,宋代后“店/铺”共用,明清“肆”基本消亡,由此逐渐形成“南店北铺”的格局;文章还讨论了“店铺”义词的共时分布。
丁喜霞《“西汉文献中‘偷’已有‘偷窃’义”献疑》(《历史语言学研究》总第16辑)从“偷”在西汉时期文献中的意义、相同句式中“偷”的词性、征引资料的时代等方面,对现有文献所持“偷”在西汉已产生动词“偷窃”义的观点提出质疑与商榷。
岳晓峰《“汉承秦制”的词汇史考察——以“桥”“梁”为例》(《语言研究》第3期)梳理了“桥”取代“梁”表示“桥梁”义的过程,并认为“桥”“梁”两个词发生替换的直接动因是词汇史上的“汉承秦制”现象。
在词汇演变研究中,不少研究不仅梳理出相关词语的演变、更替过程,还通过历时演变解释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共时分布情况。
曾昭聪、曾文斌《“抓挠”义动词的共时分布与历时演变》(《语文研究》第4期)通过“抓挠”义动词的历时演变来解释“搔”“抓”“挠”等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共时分布。文章指出,“搔”出现时间最早,先秦即已产生,是上古时期唯一表示“抓挠”义的动词,唐代以后因常出现于存古性质的固定搭配而发展受限,不仅失去主导词地位,使用范围亦不断萎缩。“抓”至晚东汉即已出现,至宋代才在南方文献中渐有兴起之势,“挠”则为产生于宋代的南方官话词,元代以后二者均在北方官话中扩散开来并迅速发展,而且“抓”还一跃成为主导词。现代汉语方言中“抓”的主导词地位被“挠”取代,当与语义分工的不同、通语基础方言的转变、同义词之间的竞争有关。
张爱云、徐建《汉语“屁股”义词的共时分布与历时演变》(《语言学论丛》第63辑)通过历时演变解释现代方言“屁股”义词语“臀”“股”“骹(尻)”“”“屁”“腚”“沟”“屎”等八系的分布:“臀”“尻”产生于先秦时代,作为雅言在历代文献中传承,今分别保留于吴、粤、闽语;“”于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产生,后成为口语高频词,今保留在晋语及江淮官话、徽语、客赣等方言;“屁股”元明时期在江淮地区起源,后扩散至江南、西南、中原、华北广大地区;“腚”系明末清初盛行于山东,20世纪初传播至辽宁;“沟”系、“屎”系在“屁股”广泛传播之前产生,今分别通行于西北、华南地区。
汤传扬《也论“倒酒”概念表达方式的现状与历史》(《汉语史学报》第24辑)考察表达“倒酒”概念的动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主导动词有“倒”“筛”“斟”。在汉语史上的情况大致是:“斟”用作“倒”义始于晚唐五代;“筛”是“酾”的同音替代形式,而“酾”在西晋时已见,历史上可能一直存在于南方广大地区,由于六朝以来江南的崛起以及明清南方官话的影响,“酾(筛)”渗透至通语词中;与“酒”搭配的“倒”始见于唐代。汉语史上表“倒(酒)”义的主导动词经历了“倾→倾/斟→斟→斟/筛→倒”的更替。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倾”“斟”“筛”“倒”分别主要分布在闽语区,粤语,吴语、徽语、赣语、湘语,北方方言中,这些动词从南到北的分布正是其从古发展到今的体现。
此外,黄雅洁《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汉字汉语研究》第1期)、汤传扬《汉语“掀揭”义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1期 ] 等论文也对词语演变更替的具体个案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做了有益的探索。
(二)词语源流探析与词汇化研究
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似乎因高频使用而不觉其特别之处,但从历时演变的角度看,这类司空见惯的词语往往非常特别,对其来源和内部结构的研究也颇有争议。一些词语因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词汇化过程可能在常规的演变规律之外以特殊的演变路径进行。比如“睡觉”一词,其源流就扑朔迷离,其结构和词汇化问题也引发了热烈讨论。
汪维辉、戴佳文《再谈“睡觉”的来源和结构》(《汉语学报》第2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现代汉语常用词“睡觉”的成词时代、成词途径和内部结构三个问题,主要结论是:“睡觉1”(“睡醒”义词组)中古佛经始见,先唐中土文献未见用例;“睡觉2”(“睡”义双音词)可能元代开始成词,但明中叶以后才普遍行用,之前学界提到的唐宋用例都是伪例,误读误解的原因是以今例古;“睡觉2”的成词途径是[睡 觉动]1→睡一觉量→(一)觉名→[睡觉名]2,其中的“觉”都读古孝切(今音jiào);“睡觉2”成词的背景是词汇双音化趋势,直接动因是节律和语用的需要;“睡觉2”的“觉”来自量词,现代汉语的“睡觉”一成词就是动宾结构,没有经历过从并列到动宾的演变。“睡觉2”的成词途径是一个特例,迄今未发现同类例子。洪帅《“睡觉”的成词与结构转变》(《语文研究》第2期)考察“睡觉”一词的成词时代和词汇化问题。云顶集团:其成词时代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晚唐五代说、北宋说、元代说和明代说。该文在考察文献和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睡觉”成词于13 世纪初的南宋(金末)时期。文章在考察“觉”意义发展的四个阶段的基础上,认为“睡觉”在历史上经历了从短语到词的演变,即从动补式结构发展为动宾式合成词,其间伴随着“觉”的语音分化。
李盼盼、刘红妮《副词“就地”的历时演变研究》(《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副词“就地”由古汉语中的动宾短语“就地”通过词汇化演变而来。“就地”连用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地”经常处于连动短语的前项,句子的谓语重心落在后一个动词上,“就地”处于动宾短语向介宾短语演变的过渡阶段。在两宋时期,“就地”逐渐演变为介宾短语,介词“就”和“地”有了组块的倾向。直到元时期,经常作状语修饰谓语的介宾短语“就地”词汇化为副词,真正完成了从短语到双音节副词的演变。副词“就地”成熟于明清时期,沿用至今。张俊阁《汉语语气词“罢了”源流探究》(《语言学论丛》第63辑)探析汉语语气词“罢了”的源流问题,认为它产生于明代,是用于句尾的完结义动词“罢”与完成义助词“了”的组合形式“罢了”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结果,并出现了音变形式“罢哩”。受满语dabala、dere等的影响,在清代满汉合璧文献及旗人作家作品中又出现了音变形式“罢咧”,且扩展到非旗人作品中。现代汉语中,语气词“罢了”仍为主要形式,“罢咧”只偶见用例,“罢哩”已难觅踪迹。
吴盼《“冰镇”考源》(《中国语文》第2期)首先对“镇”的本字源头进行考察,认为其本字为“沉(沈)”,表“将物体浸没于水中,使之冷却”义的“沉”为使动词,当读作去声。“”为“沉(沈)”字俗写,因较为生僻,难以在民间广泛流传使用,故民间俗写中直接改用同音字来替代,比如“振”或“镇”。“镇”有“压制”“抑制”义,相较于“振”,更易与“冰”建立语义关联,易于激发人们的联想,由此促成“冰镇”的流传通用。陈姗姗《“壳漏”词源辩正》(《中国语文》第2期)讨论较早见于五代禅籍的“壳漏”。“壳漏”表外壳义,且多指人的躯壳。学者一般从复合词的角度探究其得名之由,值得商榷。该文分析指出,“壳漏”应是“壳”的分音词,一般不可拆分解释,且无固定词形。较早在晚唐五代即见有“壳落”,后亦可系联出“壳娄”“壳篓”“坷娄”“克娄”“克”“壳牢”“壳拉”“壳栏儿”“克拉”“窠拉”“阔落”“廓落”“科罗”“窠罗”等一组异写形式。另“壳漏”与“壳郎”表义相近,二者为同源关系。张雁《“跑”是怎么有了奔跑义的》(《中国语文》第5期)细致考察了“跑”之奔跑义的来源。文章认为,“跑”之奔跑义产生于宋代,与兽足刨地义无关,而是从跳跃义演变来的。魏启君、王闰吉《“二反”语义探源》(《语言学论丛》第63辑)考察近代汉语的“二反”。对此学界多倾向于理解为副词,释为“又、再”。经文献查证,该文认为“二反”当来源于数量组合“二番”,意为“再次、第二次”;北方方言口语里尚有“二返脚”“二反脚”“二番脚”等结构组合,可资参证。
(三)语言接触与词语演变
王云路、乐优《从“触”“龌龊”有污秽义谈汉译佛经对中土语言的影响》(《浙江社会科学》第12期)梳理了早期中土文献中“触”的含义和译经中“触”的用法,证明“触”的污秽义来源于佛教观念“触不净物而自污”;方言中“龌龊”一词表污秽义,是用已有的“龌龊”记录音近的“恶触”和“污触”。前者给汉语增加了词义;后者在汉语中增加了一个新词,原有的含义则消失。文章通过具体词例阐明一个重要现象,即中土文献的语言与汉译佛经的用语是互相影响和制约的。佛典翻译者在使用汉语时,并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加上自己的理解,易于接受的就使用,不易理解的也会放弃;词义或复音词的创造也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汉语的构词规律加以类推。
王长林《“白椎”源流考——一个音译词在汉文佛典中的流变考察》(《语言科学》第6期)梳理佛教文献,首先对“犍椎”的来源、演变进行考察,继而对“白椎”的构词理据、语义演变、词语衍生进行全面探讨,并解释二词在演变过程中涉及的字词关系、演变动因、误解误用等相关语言问题。文章指出,“白椎”的来源及演变过程曲折复杂,是音译外来词在汉文佛典中演变的典型个案。王长林《禅宗文献字词续札》(《古汉语研究》第1期)综合利用破假借、考异文、辨字形、征方言等训诂方法,对禅宗文献中“点剁酒”“点冻酒”、“尿闼”“尿跶”、“搰了”“搰丫”三组“字面普通而义别”的疑难俗语词进行考辨,并细致梳理其致异的原因。
冯璐、王平《朝鲜时代汉文词典收汉字词的价值——以〈古今释林〉为例》(《古汉语研究》第2期)介绍了朝鲜时代的代表性汉文词典《古今释林》,指出其中所收汉字词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源于各类汉语文献的汉语词汇和以汉语词为基础衍生的新词汇,既有如“不托”“除是”之类的汉语词,也有如“皮卢”“白丁”之类的朝鲜语汉字词。这些汉字词对汉语词汇的发展史和传播史研究都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该文择取《古今释林》所录汉字词“不托”“除是”“骨董”“皮卢”“白丁”进行考释,借此说明其对汉字词形音义、汉语白话口语词和汉语词汇域外传播等研究都具有重要的补缺价值。
三、专书、专题词汇研究
专书词汇和专题词汇内容庞杂,相关研究成果往往以专著形式呈现。本年度出版了多部涉及专书词汇、专题词汇研究的专著。
汉语的地域差异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汉语在特定历史时期呈现出南北不同的面貌,其差异的具体情形和成因是研究者较为感兴趣的议题。汪维辉《六世纪汉语词汇的南北差异——以〈周氏冥通记〉与〈齐民要术〉为例》(《中国语文》2007年第2期)曾从词汇史的角度对六世纪汉语词汇的南北差异进行了考察。此后,有关汉语历史词汇南北差异的研究引起学界的关注。本年度有三本专著致力于探究不同历史时期汉语词汇的南北差异。殷晓杰《明清汉语词汇的南北差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月)以明清汉语为研究对象,立足该期方言背景比较明确的南北白话文献,从南北同义异词、同词异义、方言词语等方面,对明清汉语词汇的南北差异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和探索。该书以个案研究为主,例如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选取几组词或个别词语进行讨论。张海媚《宋金对峙时期汉语词汇的南北差异研究》(九州出版社,10月)选取《张协状元》《朱子语类》《刘知远诸宫调》《董解元西厢》等语料为研究对象,对宋金对峙时期汉语词汇的南北差异进行考察。张海媚《宋元南北官话方言词汇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1月)以宋元两代带有官话方言色彩的白话语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词形、词义、常用词、特用方言词等角度考察比较中原官话与南、北官话亲疏程度的差异及南北官话方言文献用词的异同。
池昌海《〈史记〉词汇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6月)对《史记》的词汇系统做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全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两大方面,在分别分析其意义属性的基础上归纳出秦汉词汇的系统构成与特点,并进一步思考了汉语词汇学,特别是古汉语词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和研究方法,如词义的引申方式、复合词的认定等。
李宁《上古汉语交通词汇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0月)全面考察上古汉语交通词汇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演变情况。该书以19部典籍文献为语料,运用传统训诂学和现代词义学的研究方法,对上古汉语交通词汇进行共时层面的静态描写,并对其历时层面的词汇与词义演变进行分析和研究。
李武伟等《汉语可能类助动词语义演变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4月)以时间顺序描写从上古到中古直至近代汉语中可能类助动词的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它们的演变,厘清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把几个时段内可能类助动词的使用情况加以比较对照,分析异同,找出发展规律;考察可能类助动词所在的句法结构及其发展变化,并对可能类助动词的发展过程和原因进行探讨。
张丽、储小旵《宋至民国契约文书词汇研究》(安徽教育出版,5月)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宋至民国契约文书词汇进行研究:探讨宋至民国契约文书词汇在汉语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史学和文献学等领域的学术价值;考订学界在整理和研究宋至民国契约文书时因词汇问题产生的种种讹误,恢复契约文书的原貌;考释一批宋至民国契约文书词语。
此外,本年度还有几部专书、专题词汇研究的专著值得重视,如:黄东丽《〈朱子语类〉身体动作类词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月)、董明《隋唐五代墓志死亡表述语辑汇》(黄山书社,2月)、刘力舸《〈宋会要辑稿·食货〉赋税词语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4月)、张愚《日本古文献中的汉字词汇研究(日文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4月)、王建莉《训诂释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月)、俞理明《早期天师道文献词汇描写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8月)、张生汉《〈歧路灯〉词语汇释(增订本)》(河南大学出版社,9月)等。
未完待续
本篇作者:赵长才、肖晓晖、杨萌萌
相关链接:
原文发表在《中国语言学年鉴2022》
购书二维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
购买《中国语言学年鉴2022》